海峡经济网
您的位置: 海峡经济网首页 >> 资讯

走进光束汽车智造工厂 洞见生态未来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夏令营”,或许比任何一场技术发布会更具实际感。

6月27日,江苏张家港,30名青少年以“智造体验官”的身份,走进光束汽车的现代化工厂,在机械臂前驻足、在装配线旁聆听、在新能源汽车诞生的每一道工序中汲取新知。光束汽车是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的合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50:50,在这座双方共同打造的现代工厂,早已不只是产业合作的样板,而是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化的缩影。这种进化背后,映照出的是长城汽车深植技术底层的森林生态布局,一个不只为造好车,更为创造未来生态系统而构建的产业蓝图。

一场夏令营的背后,揭示智造新范式

光束汽车夏令营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一次开营仪式那么简单。这一次,光束汽车联合张家港市教育局与文体广旅局,精心策划了8个批次的研学项目,开放车间、体验机械、触摸产品,构建起“课堂遇见车间”的真实场景,赋予“职业启蒙”以极具科技感的现实支点。

在一个多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孩子们亲眼见证新能源汽车如何从一块钢板变成一辆整车,深刻感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制造环节中的渗透。更重要的是,他们被鼓励去提问、去探索、去感知智造背后的逻辑链。这正是光束汽车积极响应国家“加强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政策号召的具体体现,也是其持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科技普及与青少年成长搭建桥梁的深度实践。光束汽车CEO李书利在活动中表示,希望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入工业现场,打开面向未来的另一扇门。

品质背后,是一整座“森林”在生长

孩子们眼中的“黑科技”,对产业而言不过是庞大体系的冰山一角。而光束汽车之所以具备构建高质量体验场景的底气,源自其背后那张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智能的生态图谱。这张图谱,正是由长城汽车数年布局、持续进化的“森林生态”,一个集整车、智能化、新能源、绿色制造、供应链协同于一体的生态型企业系统。

在这片“森林”中,光束汽车是连接全球经验与本土智慧的重要节点。它继承了宝马的品质基因,也深度融合了长城在新能源、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等多维技术链条中的优势。而这座工厂,正是“森林生态”在江苏的前沿落子,构建起电动化转型的中枢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光束的高质量制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长城生态协同的结果。从电池到电驱,从智能驾驶到高效燃油系统,从光伏工厂到绿电交易平台,森林生态以多物种协同、高效闭环的模式,支撑起整个集团的持续进化与智能跃迁。

智能低碳闭环中国智造的新解法

光束汽车的品质,是长城森林生态“智能化、低碳化、高效闭环”三大目标的直观投射。

在智能化方面,长城已实现感知算法、BEV Transformer视觉识别、城市NOA等能力的全栈自研,并通过SOA电子电气架构与多模态智能座舱实现跨域融合,打通从驾驶到交互的智能路径。在低碳化维度,蜂巢能源打造的高密度、高安全电池,蜂巢传动推出的多合一电驱系统,未势能源开发的氢能动力平台,都让“绿色能源”不再只是口号,而是贯穿从研发到制造再到终端的真实路径。

而在高效闭环层面,森林生态强调的不只是内部资源共享,更是通过整合长城控股旗下众多子公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共创与资源循环。这些系统性的建设,让长城汽车能够在燃油、新能源、智能驾驶等多个赛道同时开花结果,更能以体系力塑造竞争壁垒,超越“产品思维”,走向“生态思维”。

从孩子走进工厂,到中国走向世界

孩子们围着智能机械臂合影,眼中是炽热的好奇。这些目光,是对科技的憧憬,也是一个时代“科技自信”的注脚。今天,长城以森林生态为战略基石,让光束汽车这样的“新物种”在智能制造的沃土中迅速成长。明天,这些孩子,或许是未来的工程师、设计师、技术官,也可能是带着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造梦者”。


从MINI的电动化破局,到Hi4四驱混动的持续普及,从工厂研学的微光点亮,到系统性生态的深耕不辍,长城汽车正在以一套自成体系的解法,诠释着中国企业如何迈向可持续的未来。或许,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夏令营,而是对外来播下的种子,终将开花结果。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XML地图 网站地图TXT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