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的浪潮下,水产养殖业迈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禺疆智能团队依托学校丰富的科研资源与浓厚的学术氛围,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无畏的创新精神,成功研发水下机器人系统,为传统水产养殖业注入新活力,推动行业朝着高效、科学、绿色的方向发展。
团队项目负责人叶敏辉,成长于水产养殖家庭,自幼目睹家人在养殖过程中遭遇的难题,对水产养殖有着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理解。这份成长经历,不仅让叶敏辉对水下机器人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更促使他立志用科技为水产养殖业排忧解难。在校期间,叶敏辉积极参与多项由学校牵头的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叶敏辉引领团队一路前行。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成员也都各有所长。不少成员参与过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凭借默契的团队协作和精湛的技术,荣获银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团队同样表现突出,多次斩获佳绩。这些赛事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历练机会。
这些宝贵的比赛经历,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更培养了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秉持着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的信念,叶敏辉凭借对水产养殖业的了解,带领团队借助学校提供的调研支持,深入养殖户群体。调研中,他们发现养殖户面临水质监测难、疾病防治不及时、用药不科学等诸多难题,这些问题同样是叶敏辉家人长期以来的困扰。
于是,团队一头扎进学校实验室,开启了艰苦的研发历程。学校不仅提供了先进的设备,还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无数个日夜,团队成员围绕水下机器人的设计、测试反复讨论,从传感器的选型,到算法的优化,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叶敏辉凭借家庭实践经验,为团队提供了诸多实用建议,极大推动了研发进程。
经过不懈努力,一套功能完备的水下机器人系统诞生了。该系统宛如一位全能 “助手”,在养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养殖池塘边,养殖户只需启动水下机器人,它便迅速潜入水中,开始监测水质数据,将水温、溶解氧等关键信息实时反馈给养殖户。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帮助养殖户快速应对。
在鱼类健康监测方面,水下机器人同样表现出色。借助高清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它能对鱼类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及时发现鱼类的病变迹象。
当检测到鱼类健康出现问题时,机器人会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团队精心搭建的云平台。云平台会根据环境监测数据、鱼类生长周期等信息,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用药建议,避免因用药不当对环境和水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禺疆智能团队凭借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支持与人才优势,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完整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不仅提升了水产养殖的效率和质量,也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禺疆智能团队将继续依托学校,深耕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持续创新,为水产养殖业的智能化转型贡献更多力量,书写水产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推荐阅读: